最近的朋友圈里,又掀起了一股名为“低温养生”的热潮。你或许会问,现在已经进入冬季,本来气温就不高,怎么还需要“低温养生”呢?
原来,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伦敦冬泳爱好者体内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适应低温环境的化学物质。研究者认为,在冷水中游泳能够提高人体内该物质的水平,并起到预防痴呆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
“低温养生”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误区。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朱敏表示,“低温养生”不能简单地与“贪凉”画等号,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特别是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或患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欠佳、怕冷体质的人,更不能一味地追求“低温”,以防身体受冷后出现感冒、冻伤、上吐下泻等不适症状。
低温养生≠贪凉 这些误区你别踩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一般都要求患者做好保暖,特别是在头部等重要部位。”朱敏解释,朋友圈中盛传的“低温养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的低温对人体的调节,但是很多人在听到“低温”这个词的时候就直接联想到“贪凉”,一味地追求快速降温,这种做法反而会得不偿失,甚至有害健康。
●误区一:衣服要穿少
俗话说“春捂秋冻”,“低温养生”的概念似乎将“秋冻”的时间又延长了些,变成了“冬冻”。
“所谓的 ‘冻’主要是说在增减衣物时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过早、过多地添加衣服,而不是真的要人在大冷天只穿一点单薄的衣服就出门。”身体状况好的人适当冻一冻有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但当外界气温急剧下降时,就需要注意保暖,不能一味地追求“冻”了。
●误区二:喝凉水、吃冷饮
怎样降温最快?提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加冰!于是,喝凉水、吃冷饮的做法比比皆是。
“冬季如果要饮水,我还是建议饮用温开水,中医素来讲究少食‘生冷’,接近人体温度的食物更为养生。”因为冬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火锅、麻辣烫等辣口且易上火的食物,想要平衡这个热量,也不代表要多吃冷饮,可以选择一些凉性的蔬菜同食,既丰富了口感,也不至于一餐饭下来就上火。老人、小孩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建议多吃温热软烂的食物。
●误区三:洗冷水澡
“这一点我是坚决反对的,特别是对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突然被冷水刺激的血管会急剧收缩,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产生危急情况。
●误区四:冬泳
冬泳本身是一项极好的运动,能让运动者在冷水的刺激下进行“血管体操”,但这项运动对参与者的体质要求较高,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老年人如果想在冬季运动,不妨尝试走路、瑜伽、太极拳等慢速运动,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负担。运动时间建议不要选择早晨,而选在傍晚,同时要避免饱餐后立即运动。早晨通常是一天中血压的高峰期,是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生的高峰时间,起得太猛或剧烈运动更容易出现“事故”。出发前要做好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工作,戴好帽子,穿上袜子,暖暖和和地出门。
“散热”有门道 如何“低温”有讲究
不过,有些人还是很适合“低温养生”的。比如阴虚内热体质的人,经常手心、足心发热,心烦,口舌生疮,“低温养生”可帮助其降温养“阴”;另外,平时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都要保持高度集中力,情绪紧张容易导致体温升高,头脑发热,这类人适当“低温养生”能有助于大脑清醒,减少身体损耗。那么,该如何把握“低温”的度?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着手。
●饮食:低温烹调与凉性食物
传统烹饪通常采用煎、炒、炸、烤等高温方式,要求食物必须完全熟烂,但鱼、肉等食材烹调温度达到250℃会释放多环芳香族致癌物,面包、蛋糕等淀粉类食品加热至120℃,具有毒性的丙烯酰胺含量将会增加。而低温烹饪则要求将烹调温度控制在100℃以下,这样既能减少高温烹饪时致癌物出现的几率,又能保存食物中的养分,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还可多吃些凉性食物,这样有助于身体气息平衡,去除燥热,比如水鸭、鱼虾等体温偏低的肉类,稻、藕、笋等水生植物,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冬菇、蘑菇等背阴处生长的菇类,冬枣、苹果等秋冬季成熟的水果,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
●睡眠:睡个“低温觉”
有研究表明,人体体温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晚间9至11点开始下降,凌晨1至3点降到低谷,清晨8点左右开始缓慢上升,晚餐后(大约晚间7至9点)达到顶峰。夜间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因此冬季切忌熬夜与过度夜生活,最好每天都能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